close

鈣化的原因:
1.皮膚鈣化:長期慢性皮膚炎或濕疹產生或塗抹過敏或不適的乳霜產生。
2.血管鈣化:一般常見於中年以上或有糖尿病的婦女,鈣鹽沉積在乳房血管壁。
3.乳房良性纖維瘤鈣化:乳房良性纖維瘤的腺體中有鈣鹽沉積。
4.擴張乳管的分泌物鈣化:常見於乳房中較大的乳管,乳管內沉積分泌物在擴張的乳管長時間形成鈣鹽沉澱。
5.乳房受傷後脂肪壞死造成鈣化。
6.囊腫內鈣化:乳房的乳汁或囊液沈積在囊腫太久,造成鈣化。
7.惡性鈣化:源於乳癌細胞或其分泌物壞死後造成的鈣化,通常惡性鈣化點分佈上大多是成團聚集,型態上較不規則、大小不一、呈線狀或樹枝分岔狀,每一鈣化點小於0.5毫米。
有些微小鈣化點型態還是無法明確判斷屬良性或惡性,因此醫生對於影像檢查有惡性鈣化高度懷疑時,則進一步安排切片檢查(透過細針定位或粗針切片)或鈣化切除檢查。經化驗後,若為「良性」,僅需定期追蹤即可;若為「惡性」,就需要再次動手術,將惡性腫瘤清除乾淨。


據統計,可疑鈣化點切片的結果絕大多數都是良性,只有約一成五是惡性,而這些病人如果只有鈣化點而沒有合併硬塊的話,大多屬可治癒的原位癌,其他也多屬治療效果好的早期乳癌。乳癌發生率已高居台灣婦女癌症首位多年,乳房鈣化不可怕,乳癌鈣化不可怕,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女性朋友不去正視這個問題,一味逃避而延誤病情,危及生命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