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乳房原位癌(carcinoma in situ)的定義及治療方式-手術
即零期乳癌,為最早期乳癌,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或乳小葉內。一般而言,我們所談的乳癌指的是乳腺癌,而乳腺癌中依細胞的來源又可區分為乳葉癌(LCIS,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)或乳管癌(DCIS,ductal 。carcinoma in situ)。一旦癌細胞穿出基底層,侵犯、浸潤到旁邊的支持組織時,我們就稱為侵犯性(invasive)或浸潤性(infiltrating)乳癌。所以,依病理的定義來看,原位癌與侵犯癌最大的不同在於:原位癌並沒有侵犯到旁邊的支持組織,也就不會有進入血管或淋巴管的機會,所以不會有轉移到腋下淋巴,甚至是遠處的重要器官,如肝,肺,骨等的機會。然而,雖然是原位癌,在病理診斷中,還是可以分為惡性度高或低的原位癌,這些分別與疾病的復發是有關的。

 

一般而言,大部分的乳房原位癌並沒有症狀,現在乳房攝影普及後,九成的乳房原位癌都在病患仍未有症狀前就診斷出來,這是靠著乳房攝影中的異常發現---微小鈣化點。但並非所有的微小鈣化點都是原位癌,必須依其大小,分佈情形而定。
如上述,原位癌不會轉移到遠處的器官,因此也不會造成器官的衰竭而引起死亡,所以,原位癌的治療最重要的目標就是〞預防復發〞,乳葉原位癌(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, LCIS),手術後持續追蹤觀察即可,不須再進一步的手術處理,但是有幾點要特別注意的是:第一:若乳葉原位癌是由粗針切片(core biopsy)發現的,則最好做手術切除整個病灶以確定沒有合併乳管原位癌(ductal carcinoma in situ, DCIS)及侵犯性乳癌的成分;第二,有極少部分的乳葉原位癌為惡性度較高的多型態性乳葉原位癌(pleomorphic LCIS),這種疾病將來發展成侵犯性乳葉癌的機會較高,所以最好最完整的切除病灶。以下討論的部分,都是針對乳管原位癌的部分。

治療方式
乳房手術:
乳管原位癌的手術主要有二種方式。第一為乳房全切除,另一則為乳房保留手術。乳房全切除對乳管原位癌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手術,可以治癒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乳管原位癌。若進行乳房全切除,可以考慮在同次手術做重建。另外,因為目前乳房攝影的普及,使得乳管原位癌的診斷可以提早,對於小範圍的病灶,可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。適合哪種手術方式,應與臨床醫師做詳細討論。

 



談乳房原位癌(carcinoma in situ)治療-放療、荷爾蒙治療
 

腋下淋巴手術:
對乳管原位癌而言,因為癌細胞仍侷限在基底膜內,所以不會有淋巴管或血管侵犯的問題,因此,乳管原位癌的病人原則上是不必評估腋下淋巴有無轉移的。但在少數情形下,必須進行前哨淋巴結的清除手術。第一,做乳房全切除的病人:在做全切除時,可能乳腺組織會有侵犯癌的部分,對於侵犯癌的病人,一定要做腋下淋巴的評估才能決定後續正確的治療,做全切除手術後,往腋下淋巴的淋巴管將被切斷,所以,進行乳房全切除的病人最好做前哨淋巴的手術;第二,病灶部位在腋下,手術後會影響前哨淋巴清除手術者(往腋下淋巴管可能被切斷)。

放射線治療:
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的病人術後無須再做放射線治療。而乳房保留手術的病人,除了少數病患外,最好接受放射線治療。在三個臨床試驗中發現,乳管原位癌的病患,在切除病灶後再接受放射線治療時,可以降低同側乳房局部復發率達百分之四十至六十。復發時有一半仍為原位癌,但有另一半會是侵犯癌。在五年的追蹤時,只有切除病灶的病人約有百分之十六的復發率,而再加上放射線治療後可以降為百分之八左右。因此,為了降低局部復發的比率,最好再做乳房的放射線治療,而降低局部復發正是乳管原位癌治療的目標。哪那些病人不須接受放射線治療?通常與臨床醫師討論,若病人並未摸到腫瘤,癌細胞範圍小,細胞的惡性度低,手術邊緣與腫瘤範圍大,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時,可能可以考慮不做放射線治療。

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:
乳管原位癌的病人不須接受術後的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。

荷爾蒙治療:
在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,如果動情素接受器(estrogen receptor, ER)為陽性的病人,不論有無接受放射線治療,都應接受tamoxifen的治療以降低同側乳癌的復發。至於做全切除的病人,同側乳癌的復發率很低,不必再使用tamoxifen來降低同側乳癌復發率。是否術後使用荷爾蒙治療,應與臨床治療醫師做進一步討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明鎮主任 的頭像
    陳明鎮主任

    陳明鎮醫師乳癌團隊的部落格

    陳明鎮主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